时间:2022-11-25 22:11:30 | 浏览:1705
来源:北京商报
继格力电器之后,家电行业又迎来了第二家开启混改的大型国资企业。5月28日晚间,海信视像和海信家电分别发布公告,宣布集团深化混改方案获批,将通过海信电子控股引入战略投资者。不同于格力全平台的混改,海信此次主要集中于家电等业务,引进新的思路和资源,将有利于该公司提高经营灵活性。
深化混改方案获批
根据海信视像和海信家电发布的公告,两家公司接到海信集团转来的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岛市国资委”)《关于印发〈海信集团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国资委[2020]77 号)(以下简称“《通知》”),《海信集团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已经获得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要求企业按照改革改制工作要求,依法依规按程序推进实施。
本次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以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电子控股”) 为主体,通过公开挂牌增发4150万股(约占17.20%股权比例),引入具有产业协同效应、能助力海信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投资者,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和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海信电子控股是海信家电的间接控股股东、海信视像的控股股东,同时也是海信集团的子公司。根据混改实施方案,海信电子控股尚需进行审计、评估,并通过青岛市产权交易所公开征集战略投资者。
本次增资扩股不涉及存量国有股转让及股权激励,亦无个人增资。青岛市国资委将持有的海信集团100%股权划转给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在海信电子控股增资扩股完成后实施。
实际上,早在2001年,青岛市体改委就下发《关于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获准设立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表示:“同意以海信集团为主发起人联合公司经营层人员,以发起方式设立青海信电子控股。”
目前尚在试水阶段
去年,格力电器的混改一度引发市场的关注。根据格力电器去年4月发布的公告,当时格力集团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其所持有的格力电器总股本15%的股票。格力集团持有格力电器约10.96亿股股份,以18.22%的持股比例位列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由珠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股100%。最终,格力集团所持有股权花落珠海明骏。
而作为第二家参与混改的家电企业,海信的混改与格力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的。产经观察家丁少将就指出,格力是国有股权的转让,而海信是增资扩股。
家电观察人士许意强分析道,首先,海信过去一直是国有资本绝对控股的企业,而格力当时第一大股东珠海国资委也没有绝对控股,只是第一大股东;其次,海信这次混改的主体,不是集团公司,只是拿出了最核心的电视业务吸引投资者,第一大股东还是海信,应该说还处在试水阶段,而格力的混改是全平台的混改,涉及所有业务,且直接让出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让战略投资方成为第一大股东,混改形式更为彻底。
提起海信的混改,就不得不提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实施的股权改革。2002年,海信尝试实施股权激励,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已形成规范的股权激励制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股权激励形式是骨干员工出资购买,并且员工持股,不是终身制,而是永远留给在岗的员工。
“海信的员工持股与很多公司不一样,股权打破了终身制,岗变股变、人退股退、循环激励。我自己退休了也带不走股份。这也是当年大胆改革的结果。”周厚健曾表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股权永远对在职职工发挥激励作用。” 时至今日,海信电子控股公司的股东已覆盖海信大部分基层及以上管理者。
提高经营灵活性
根据海信公告,如本次增资扩股成功征集到合格战略投资者,海信电子控股的股权结构进一步分散,无任何单一股东或存在一致行动人的股东合计可以控制海信电子控股超过30%表决权。
从海信的股权结构网中可以看出,增资扩股成功后,除了170名自然人持股比例为33.71%,海信电子控股的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均在30%以下,其中,本次征集战略投资者持股为17.20%,但仍将低于海信集团26.79%的持股比例。
此后,海信电子控股的董事由其股东按出资比例和章程约定提名并经其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无任何单一股东或存在一致行动关系的股东能决定海信电子控股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的选任并控制董事会。海信电子控股因此可能变为无实际控制人,从而导致海信视像由青岛市国资委实际控制变为无实际控制人,海信集团公司也将不再为海信视像的间接控股股东。
海信认为,本次公司控股股东海信电子控股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将有利于其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为公司引入灵活的市场机制,激发企业活力、提升效率,借助与战略投资者的产业协同效应,加速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给公司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海信视像和海信家电的经营灵活性会增强,决策效率会更高,也能更贴近市场开发产品和市场营销。新的战略投资者进入后,经营竞争力提升和业务边界扩大也可期。”丁少将说。
在许意强看来,目前来看,对于海信视像来说,虽然没有实际控制人,但第一大股东仍是海信,这样就保证了现有经营管理团队的稳定和经营的自主权;当然 ,引进新的投资者,也会丰富海信视像的董事会成员,便于拓展经营管理层的视野和格局,引进新的思路和资源。应该看来,这一轮混改,对于海信视像来说,更重要的是引智,而不是简单的引资。
对于目前是否已有目标战略投资者,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到了海信方面,截至发稿,对方未给出回复。北京商报记者 石飞月
庭芜失故绿,园树染新丹。小家电市场的质量问题一直是行业难点,近日,网红“疯狂小杨哥”因直播带货破壁机和绞肉机被王海打假,再次将小家电功率、性能等虚标推上风口浪尖。虽然,家电行业层面的质量监管从未间断并逐步完善。但不可否认,很多厂商还是抱有逐
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海信家电四家企业2022年三季报,释放出家电产业在新的十年发展路径、经营理念、市场营销和用户服务等多维变革的转折点。文剑||撰稿在外界一片看空家电市场和家电消费的时代背景下,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海信家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10月底,家电企业三季报迎来密集发布期:对于厨电、小家电和液晶面板等领域来说,正经历低谷时期。海外市场不旺、国内需求低迷,面板产业进入新周期,曾经厨电“黑马”集成灶市场也面临增长挑战,企业压力不小。从美的集团、海尔智
透过六家千亿级家电企业在2021年度的营收、业务等变化情况,可以看到产业两点裂变:千亿级企业的营收呈现梯队化且差距拉开、主营业务则呈现多元化并告别纯家电。文剑||撰稿4月29日,随着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的2021年度财报相继发布,这意味着中国
中国家电制造中心南有珠三角,北有山东青岛,“区域竞争”十分激烈,家电行业的“南方之争”也是经常被提及的热门话题。5月28日晚,海信集团混改落地,在美的、格力、海尔、TCL、创维等同类家电企业中,也是最后一个成为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家电龙头。国内
来源:北京商报继格力电器之后,家电行业又迎来了第二家开启混改的大型国资企业。5月28日晚间,海信视像和海信家电分别发布公告,宣布集团深化混改方案获批,将通过海信电子控股引入战略投资者。不同于格力全平台的混改,海信此次主要集中于家电等业务,引
5月28日晚间,上市公司海信视像、海信家电齐发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海信电子控股将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增发4150万股(约占17.20%股权比例),引入战略投资者。混改完成后,国有股比例将下降约5个百分点,海信电子控股公司也将由此成为非国有控股
好 空调,格力造,这是我们每天在大街小巷耳濡目染的一句广告词,那么大家对 格力空调 的认识有哪些呢,对于格力的价格您有哪些认识,质量到底怎么样呢,其实格力空调是非常不错的品牌,今天小编就来给我们大家来介绍下格力空调究竟怎么样,格力空调15匹
8月30日晚间,海信系两家上市公司齐发2022年半年报。在国内家电整体疲软的情况下,海信家电与海信视像业绩整体平稳,海信家电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0亿元,同比增长0.79%,海信视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4亿元,同比增长
格隆汇4月18日丨海信家电(000921.SZ)公布,公司控股子公司海信(广东)厨卫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厨卫电器产品和注塑、钣金等配套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现股权结构为:公司持有81.17%的股权,青岛员利信息咨询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2月24日晚,海信家电发布公告称,根据青岛市国资委《关于印发〈海信集团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青国资委[2020]77号)批复,海信集团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海信电子控股为主体,通过在青岛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
10月28日晚间,海信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海信视像与海信家电齐发2020年三季报,主营彩电业务的海信视像保持盈利水平,前三季度净利润5.75亿元。主营白电业务的海信家电营收增长明显,净利润10.02亿元。第三季度业绩增长明显近日,中国电子信
中证网讯(记者 康书伟)5月28日晚间,海信视像、海信家电双双公告,海信集团公司旗下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信电子控股”)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获批。在高度市场化的家电行业,海信成为继格力电器之后又一家实现混改的家电类企业,有
5月28日,海信视像、海信家电披露公告,海信集团旗下海信电子产业控股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获批。海信电子产业控股是海信视像的控股股东,持有公司30%股份。海信电子产业控股也是海信家电的间接控股股东。所以,混改完成后,海信视像和海信家电实控人
原标题:吾股排名从2000多名上升至894!家电第二梯队代表海信家电:增速较快,成本承压,5年分红24亿作者 | 游城编辑 | 小白说起海信家电,其可谓是家电行业的老牌公司了,最早可追溯为1984年创立的广东珠江冰箱厂。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