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19:46:25 | 浏览:1219
6月4日,珠海市国资房企格力地产(600185.SH)重组转型再次引来监管机构的问询。
半月前其发布数则公告称,将收购免税集团100%股权;引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公司通用投资为战略投资者;控股股东拟以11.9亿元要约收购格力地产8.89%股权。
一系列动作后,格力地产复牌连续8日涨停,至今日下午收盘,报价11.47元/股,总市值达236亿元,较停盘前陡增近127亿元。
格力地产的主业地产板块营收连年下滑,当下正在结合自优势探索新业务,抓住新机遇谋求多元化产业转型升级。但转型升级之路波折不断,多次引来监管机构的问询。
监管问询接连不断
鉴于格力地产股价于2020年5月25日至6月3日涨幅较大。上交所要求格力地产结合公司生产经营、股东减持及近期重大资产重组等事项充分做好风险提示,自查前期提交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是否完整、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情况。
因格力地产拟引入通用投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募集不超过8亿元配套资金。上交所再次询问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主要股东是否存在向发行对象作出保底保收益或变相保底保收益承诺,或者直接或通过利益相关方向发行对象提供财务资助或者补偿的情形。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注意到,2016年格力地产在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发力海洋经济产业时就曾因私下与定增方签订“兜底协议”受到上交所问询,格力地产曾回复称,珠海投资为支持公司发展,应定增对象要求,签订了《附条件远期购买协议书》,在格力地产定增股份锁定期满后一年内,如格力地产股票二级市场收盘价未达到一定条件,则珠海投资可能触发向定增对象购买其定增股份。
5月23日,格力地产收到上交所问询,上交所问询格力地产,公司或控股股东是否存在跟前述定增股东的利益安排或默契,公司是否通过要约方式为定增方实现保底利益。但格力地产在回复函中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否认。
此外,上交所在此次问询函中对格力地产目前的业务模式表示疑问,要求其说明本次重组完成后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业务模式。而目前格力地产主业为房地产开发业务。
股东减持风险隐现
2016年8月,格力地产以6.78元/股的发行价格,向6家机构发行4.42亿股,募集资金约30亿元,用于香洲港区综合整治工程、珠海洪湾中心渔港工程、珠海格力海岸游艇会工程、偿还银行贷款等项目。
其中,玄元投资、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别获配6.96亿元;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铜陵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获配3.5亿元;杭州滨创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获配2.12亿元。
然而,参与上述定向增发的广州金控曾于去年向广东高院起诉珠海投资,起诉理由是珠海投资未能履行双方签订的《附条件远期购买协议书》,即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约定收购其认购的定增股份。
此前其控股股东珠海投资持有的41.11%股份因合同纠纷被玄元投资申请冻结。针对冻结股份一事,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曾致电玄元投资,其表示,“此次股份冻结是投资者和格力地产之间的行为。”
而近日格力地产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中称,已经联系玄元投资向其核实是否存在减持计划,玄元投资回复目前无减持计划,其他定增机构对于是否减持未回复。
格力地产自2015年6月26日跌破10元/股,以9.34元/股收盘后,股价近5年长期在5~6元/股左右低位徘徊,此前参与定增的股东被套牢多年,而目前已经出现减持的现象。
5月25日至6月3日期间,广州金控、玄元投资分别减持2061.09万股,合计减持股份占格力地产股份总数的2%。而格力地产近日还发布了其最新回购股票的进展情况,表示将继续按照回购方案实施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