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19:38:13 | 浏览:729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翁榕涛 广州报道
近日,格力电器(000651.SZ)在网上召开了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会议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多次谈及“困难”、“挑战”、“变革”等关键词,她指出,“格力过去30年被空调绑架。”
成立已经33年的格力电器,开展多元化业务已经有5年时间,而截止2021年底,仍有七成收入来自空调业务,如何和空调“解绑”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过去说好空调格力造,现在是希望变成好电器格力造。”董明珠,“改革就是革自己的命。97年家电市场打价格战,我一手创造了格力的营销模式,二十多年来几乎没什么变革,但现在疫情加速了线上模式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下,格力的营销模式需要改革。”
从投资者提问来看,主要集中在空调业务的发展趋势、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营销渠道变革以及原材料上涨等方面,董明珠对上述问题均做出了回应。
在业绩发布会开始之初,格力电器的相关负责人播放了一段长达半小时的企业宣传视频,主要涵盖格力电器的多元化业务发展亮点。
格力电器年报显示,2021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达1878.68亿元,同比增长11.6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30.63亿元,同比增长4.01%。
董明珠指出,原本预期业绩目标为实现10%的利润增长,业绩未达预期的原因,主要和外界不确定因素,比如国际形势多变、新冠疫情多变以及原材料上涨等情况有关,格力电器未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成本完全转移给消费者,只能在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前提下微调价格。
“仅是打螺丝的工人月薪就涨到至少5000元。”但董明珠称,“格力空调不会轻易涨价。我们有多种应对方法,用产品技术创新,来对冲成本上升。”
分业务板块来看,格力电器核心业务空调产品实现营收1317.13亿元,同比增长13.96%;生活电器实现营收48.8亿元,同比增长7.96%。
董明珠表示,公司2021年虽然没有达到预期10%的增长目标,但是我觉得韧性更强了,强在哪里?强在工业板块发生变化。
多元化业务方面,格力工业制品实现营收31.95亿元,同比增长38.6%;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收8.58亿元,同比增长42.77%;绿色能源业务实现营收29.07亿元,同比增长63.13%。其他业务实现营收430.28亿元,同比增长22.90%。
据了解,格力电器的其他业务主要是指格力通过统一采购原材料,并转售给供应商的销售收入,实质上是贸易类业务,毛利率水平较低。2021年其他业务毛利率仅为4.18%,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格力电器的整体毛利率。
董明珠指出,“格力电器从单一空调到家电消费产品的全覆盖布局,因为家庭未来的装修、购买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据了解,格力电器业务板块已经从空调覆盖到全屋家电,包括除湿机、电扇、洗衣机等小家电产品,空调则在同质化中找到突破口,追求更加节能。中央空调与光伏、储能结合的“光储空”产品,符合国家“双碳”目标,助力大数据中心等减少能耗。
奥维云网在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销售总结中指出,当前的中国家电市场,在地产行业疲软、渗透率逼近瓶颈、低频消费与弱周期属性、居民消费意愿减弱等诸多因素叠加下,已经逐步进入到无增长的周期。
也因此,格力电器希望投资者们更多关注多元业务板块。比如在工业板块方面,董明珠重点提及了新能源、智能设备和电容业务三大板块。
去年格力电器将银隆新能源收入囊中后,将其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董明珠乐观预期,新能源未来几年将是格力电器的增长点。
“格力钛的钛酸锂技术,目前全球只有2家具备,一家是日本东芝,另一家就是格力钛。钛酸锂技术的优势有三点,一是运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达30年,不衰减,磷酸锂电池、三元锂电池,要换3-5次,才能追上钛酸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二是安全性高,能够做到高温不起火、不爆炸;三是运行环境要求低,高温低温都能正常运行。缺点则是能量密度低,电池所占面积大。”
除了电池、储能,格力新能源业务还覆盖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在新能源大公交车、冷冻车、矿山运输车等方面都在发展,今后在高铁领域也将有很多应用,不过对小轿车暂不考虑。
“只要技术不断升级,新能源领域会是我们格力电器的一个新的成长点。”董明珠介绍,2021年格力电器控股格力钛后,对格力钛的组织架构、人事安排、技术研发和销售体系都做了整顿,相信未来几年格力钛的业绩成长会有所显现。
同时,格力电器在智能装备产业已经布局13年,董明珠在说明会上多次强调对于技术研发、技术积累要有“吃亏精神”,坚持下来才会有收获,目前数控机床已经出口,今年会给汽车制造业提供高端的数控机床,未来也是一个增长亮点。
格力电器进入电机电容领域有更长时间,早在2005年开始就有了电机厂、电压缩机厂、电源厂等等,但在过去并不能实现有效效益,因为需要时间和技术沉淀。“从去年开始,我们的电容电机板块都创造了很好的利润,有了很好的发展。”董明珠称。从去年开始,格力电器的电容电机等业绩板块也已经开始产生利润。
格力电器已经经过了30年,今年是第31年,也是第二个30年的开始。“上述每个板块都属于公司多元化,也是有自身专业化的领域,每个板块要根据市场的发展需要来制定研发路线。”董明珠表示,今年公司也做了很多的部署,希望一些高端领域里寻找新的突破,在技术方面成为一个引领者。
天风证券去年发布的研报指出,在当下以消费者需求为主的商业运营模式下,格力的层层分销的渠道模式问题凸显,在产品方面因缺乏与消费者的直接接触,或无法及时按需调整产品结构;在价格体系方面,层层分销导致加价率过高,终端与竞争对手价差较大。
在此情况下,如何进行渠道改革成为格力电器的当务之急。此前,董明珠首次公开提出渠道变革的策略,核心即是转变各地区域销售公司职能,取消各级代理商,由经销商直接向总部打款提货。
在渠道改革过程中,格力董明珠店成为格力电器的重要线上渠道之一。目前,格力董明珠店已转型升级为综合网络零售电商平台,销售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美妆个护、精品服饰、在线旅游等多大类多品种商品。
此次业绩发布会上,有投资者问起格力电器的渠道改革及新零售体系的进展情况。对此,董明珠表示,改革首先是革自己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短板,才能发展得更好。
“互联网的时代到来,渠道由线下向线上变迁的过程中,格力面临巨大挑战。对于庞大的营销队伍来说,改革过程中既要让他们前行,还要让每个人成为受益者。”董明珠认为,渠道改革不能不顾经销商的死活进行一刀切,而只顾自己的利益,实际上是要让经销商们改变认知,认识到过去的方式已经不行了。
“比如说我们过去可能线上卖的货,可能要3天、5天,甚至于更长的时间才能配送,而现在有了线上通道以后,基本上可以保证在一天之内可以送货上门,满足消费者对时间的要求,再比如过去线下店一般要几百万元进行压货,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经销商可能三五十万元的货也足够支撑,再加上及时配送,两者结合起来,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便利。”
长江证券家电行业首席分析师管泉森指出,格力电器通过渠道改革,不断压缩渠道流通环节,降低销售成本。2021年格力电器以27个销售公司,70个线上经销商店铺,3万个线下的专卖店以及第三方电商平台的旗舰店为基础,打造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体系。同时格力电器抓住了直播电商的新流量入口机会,2021年董明珠的店也获得增长,在直播电商领域取得成果。
董明珠也提到,在渠道改革过程中,也有头疼的问题。那就是消费者在线上消费容易遇到货不对板的问题,因此往往以低价为衡量标准,而不是以品质为衡量标准,但格力的空调生产成本实际较一般品牌高。
“铜和钢板,甚至小小电容都区别很大,产品舒适度、节能度也要考量,我们的材料成本是高于别人的,怎么改变消费者线上消费观念,是需要时间等待的。”董明珠表示,但是格力不会因为基于眼下的利益,就盲目的降低材料品质,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甚至于我们还有一个简单方法,我们直接拿出去贴牌生产就行了,那成本更低,但是我们不会这样做。
格力电器曾因为“半价”员工持股计划屡上热搜,此次业绩会上董明珠也对该问题进行了回应。
今年5月22日,格力电器又推出了第二期“半价”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并下调了第一期员工计划中的股权激励方案考核标准,在修订草案中,其将“业绩净利润考核指标”中“2021年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10%”修订为“2021年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10亿元”等。
综合来看,修订稿内容较格力电器原第一期员工持股考核标准大幅下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买的价格高,要求也比较苛刻,大部分员工是借钱来购入股票。第二期本来计划去年下半年做,延后到今年5月,也和员工口袋没钱有关。”董明珠指出,按照当下情况,要激励员工有干劲,也要让他们和企业共同成长,希望员工不是通过二级市场股票涨跌赚钱,而是做好公司,通过长期持有股票获取分红来共同创造财富。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公司管理规模为7925亿元,较去年末的11134亿元缩水3209亿元,降幅为29%。Wind数据显示,富安达基金管理规模在去年末终于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1134亿元,但在今年二季度末已回撤至7925亿元。
但刀锋还是看好新能源,看好光伏储能产业链。盘后有两个大消息,一个是总理广东深圳考察,在比亚迪公司,他表示新能源汽车在异军突起,要抓紧研究延续实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税收政策,扩大大宗消费!正好光伏最近涨幅过大,明天新能源汽车可以出来接棒。
今天三大指数算是低开拉升然后下挫又反弹拉升的走势,创业板指比较强势一点,拉升之后表现还不错。收盘时候都收涨,创业板指数涨多一点点。今天上午,辅助生殖板块活跃,培育钻石板块、TOPCON电池板块、煤炭开采行业、旅游酒店、粮食概念、证券板块、特高压板块和船舶制造等诸多板块先后拉升。
行业事件1、8月11日,根据中汽协数据,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倍,汽车产销量创历年同期最高值,预计8月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随着9月汽车市场传统黄金消费季的到来,乘用车产销将会呈现快速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公司管理规模为7925亿元,较去年末的11134亿元缩水3209亿元,降幅为29%。Wind数据显示,富安达基金管理规模在去年末终于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1134亿元,但在今年二季度末已回撤至7925亿元。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欧碳中和混合发起C基金经理刘伟伟表示,仍将持续看好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此外,他认为,随着产业链价格逐步回归合理,大型地面电站这类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装机需求会逐步释放,从而带动明年行业维持高增长阶段,“光伏中还有一个子行业就是储能,大型地面电站以及家庭户用系统对于储能的需求非常高”。
板块表现板块方面,新能源方向继续受到资金追捧,光伏板块再创新高,但午后涨幅逐渐收窄。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上涨0.46%,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42%。今天茅指数、宁组合也有不错表现,主要得益于外资今天的买入,持续性还有待观察。
首先疫情的好转直接对于电池产业链的排产都有较好的修复,包括新能源车的生产。当前八月份,整个七月份的数据已经出来了,基本上同比的销量有120%以上的增速,环比销量基本上跟六月份持平。03动力电池未来的发展空间今年大家看到国内新能源车新车的渗透率达到了25%以上,可能都会焦虑渗透率上限到底在哪里?
不过,成都连续多天的高温天气导致整个城市都进入了用电高峰期,所以采取了限电限产的模式,这让成都的新能源车主吐槽说自己不是在充电,就是在找充电站的路上。作为成都新能源车主王先生表示说,当初自己选择买新能源汽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省一个油钱,毕竟高速去的不多,基本上都是在市区行驶,所以相对比而言,电动汽车要比燃油车更加省钱。
2022年5月25日,国内知名小家电品牌小熊电器联合36氪研究院发布《2022年小家电市场趋势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36氪研究院在《2022小家电市场趋势洞察报告》中指出,创造力是未来的关键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