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19:06:29 | 浏览:1134
撰文/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薛永玮
编辑/ 陈芳
格力电器55亿分红的消息在网上炸开了锅,股民们为此吵翻了天。不过,业内人士说,从长远来看,如果格力企业治理结构不进行彻底的变革,经营战略不进行重大调整,多元化迟迟得不到实质性突破,经营业绩不能持续向好,出台再多分红方案对企业发展都无济于事。
2月14日,格力电器55亿分红的消息在网上炸开了锅,股民们为此吵翻了天。
前一晚,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拟实施2021年中期分红,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55.37亿元。《财经天下》周刊估算,此次分红总额,约占格力电器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的70%。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年报中进行分红,中期分红的相对较少。这次格力的中期分红,恰恰又是在2021年底股价走跌之后,格力换届选举宣布之前,这也让本次格力分红收获了额外的市场关注。
最先反应的是基数庞大的中小投资者。2月14日,《财经天下》周刊在股票交流平台看到,针对此次分红,已有两派声音浮现,一部分股民力挺格力,认为这是“良心企业”,另一部分股民则不看好,觉得格力股价走跌,分红不足以弥补亏空,“不能因为格力耐用就觉得格力股票好,诺基亚还耐用呢”。
“分的红难道本来不是你的?买股票难道不就是图个未来成长性?没有成长性的股票,投资价值在哪儿?”一位投资者留下了这样的灵魂三问。
当前持有6万股格力股票的张瑾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自己在大学期间修读机械工程专业,由于从专业视角对格力产品看好,早在6年前就已经开始投资格力。2016年,张瑾最初的买入价格是16.8元,投入30多万元买了2万股,在几次高抛低吸后,到2019年张瑾的持仓增至6万股,累计投入大概200多万元。现如今,他仅凭分红就能补贴家用,“至今已经拿到十万左右的分红。”
在股票交流平台上,张瑾和那些不看好格力未来发展的股友们据理力争。他认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分红50%,拿50%的钱再投入,这才是稳健成熟的公司。
已经74岁高龄的股民杨国鑫,也是出于对格力产品的信任,于去年12月购入7000股格力电器股票。为了及时了解格力动态,对智能手机不熟悉的杨国鑫还专门注册社交平台账号,时不时与股友们互动交流。目前,他还留有5000股底仓,等着参与分红,“这个分红快赶上存银行定期(的利息)了”。
杨国鑫不是第一次购买格力股票了,格力刚上市时,他就曾买过1700股,当时还没有涨停板限制,几个月内股票大涨,他收益翻番,净赚6万多。“相当于现在的二三十万,当时急于卖出,如果知道还能一直分红的话,会多留几年的。”
格力的老朋友如此,年轻朋友也如此。账面上已经亏了2万元的年轻股民黄小希,每天守着2200股的格力股票碎碎念。她三十多元购入的股票,现在已经把2022年其他股票的收益亏光了,“我觉得还能继续亏”。不过,这次格力的现金分红,让她感觉自己拿到了“熊市保护伞”。
现金分红,其实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之一,不仅有安抚投资者情绪的作用,也有助于吸引长期资金入市。Wind数据显示,2021年A股共有3047家公司分派了现金红利,占比超过64%。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当市场风险偏好下行,经营稳健并且具备稳定分红的资产将受到投资者青睐。
但格力此次大手笔分红,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分红方案公布后第二天,格力股价再度走低。家电行业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格力电器必须像2013-2017年那5年一样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否则投资者信心和社会信心都将受到影响。
“巨额分红对散户真正的意义,是分红后股价能够快速填权填息,这样长期持有就像债券一样每年稳定拿到利息。”财税专家马靖昊曾发文称,对于持股时间在一年以内的散户,需要支付10%、20%的红利税,在中国股票市场,超过一年长线投资的可以免税的散户并不多。实际上,对于散户来说,拿到高额分红,不一定就是赚了。
一位格力投资者直言不讳地说,对于小股民来说,分不分红差别不大,要想赚钱还得买成长性强的公司,只有股价稳步上涨才能有得赚。
格力线下门店。图/视觉中国
从1996年上市以来,格力在分红上一直出手阔绰。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除了少数年份未实施分红外,截至2020年度,格力电器已累计现金分红843.18亿元,同期累计实现净利润1907.52亿元,分红率高达44.2%。
“从股权结构来看,巨额分红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也相对较高,分红的大头都给了娘家人。”马靖昊曾在文中写道。
大股东们确实能在这次格力分红里收益不菲。根据格力2021年三季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格力前十大股东排名第7,持有格力电器4448.85万股,持股比例为0.74%,按照这次10股派10元的分红方案,董明珠共可分得现金分红4448.85万元。
另外,经过穿透计算,董明珠还通过格力第一大股东珠海明骏持有格力电器5513万股,合并共持有格力9962.27万股。合计来算,董明珠共可分得税前9962万元,将近1个亿。而持有格力电器9.02亿股的珠海明骏,本次分红总共能拿到9.02亿元。
珠海明骏背后的老板其实是高瓴资本。高瓴入驻格力要回溯到2019年,当时格力进行混改,高瓴资本从25家投资机构中脱颖而出,以46.17元/股的买入价重仓417亿元,正式成为格力电器15%股权的最终受让方,也是格力电器的最大股东。格力电器的股权正式从珠海国资委转让到珠海明骏。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董明珠时代的结束,董明珠依然在公司重大决策上享有一票否决权,并且格力电器的管理层人员,也没有一位是有高瓴背景的。
“高瓴资本抛弃美的,砸了400个亿入驻格力,却没有在管理层拿到席位,也不参与实际的经营,不管这是它主动决策的结果,还是被动接受的结果,高瓴的这次投资,总得图点什么。”一位家电行业观察人士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事实上,在双方的《股份转让协议》中,珠海明骏曾明确承诺,将积极行使股东投票权,尽力促使上市公司每年净利润分红比例不低于50%。
2020年,格力电器顶着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分红额,每10股现金分红40元,全年分红总计高达234.2亿元。经《财经天下》周刊估算,2020年的两次分红,占格力全年净利润比例高达106%,堪称格力电器史上分红之最。
来到2021年,格力电器中期分红规模虽略小于2020年中期,但分红力度在家电行业仍居前列。况且,相比此前的股东回报计划,这一次分红不仅明确了分红预期,而且增加了分红频率,未来三年,公司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每年都进行两次利润分配,即年度利润分配及中期利润分配。
除了格力一贯的分红传统和曾签下的白纸黑字,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高额分红本身,也释放着一种信号。马靖昊曾在文中解释,一般是现金流良好、利润质量高的企业才会巨额分红。不过,分红不把现金投入现有经营中,说明公司潜在产能充足、没有成长性;还可能是公司资金利用水平太低,无新增投资项目,未来资本开支逐年降低,现金多到没处用。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这次公布分红预告,没有赶在2021年半年报发布后,而是选在披露半年报半年之久后,即将换届选举之前。1月24日,格力发布公告将于2月28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从格力电器公布的换届议案来看,新一届董事会人员变化不大,非独立董事侯选人中的董明珠、张伟、张军督、郭书战,和独立董事侯选人中的刘姝威、邢子文、王晓华,都是老面孔。新增的邓晓博、张秋生,也毫无例外地并无高瓴背景。
分析人士向《财经天下》指出,这次分红是为不久之后格力换届选举的一次“拉票”,是董明珠为谋求连任做的一次“铺垫”。
这样的猜测不无依据。在2018年8月31日,格力电器披露2018年半年度报告并发布分红预案之时,曾表示具体的分红发放时间,是在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后方可实施。但那次股东大会的举办时间最终定在了2019年1月16日,当时也是赶上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
图/视觉中国
“董明珠若想在未来几年继续担任董事长,也希望股东大会、董事会都能支持她。因而董明珠主导的董事会制定并提出了分红方案。股东们满意了,自然会更支持她。”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向媒体表示,格力电器此次提出较高的分红方案,对股东来说,是利好;对董明珠来说,也有重要意义。
2月15日,《财经天下》周刊针对分红原因、分红时机等问题致电格力电器证券部,均无法接通。
虽然格力大手笔分红,但是在资本市场上,格力最近一年来的股价却很惨淡。
高瓴资本2019年12月入股后,格力股价曾发生过大涨,并于2020年12月触及了65.25元的最高点。但自此以后格力股价一路走低,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格力电器2021年股价下跌40.22%,公司市值蒸发超1500亿元。
2月17日,格力电器低开低走,每股最终报收38.64元,跌1.48%,总市值2285亿元。可以说,格力又跌回了2019年的水平。正因如此,虽然珠海明骏已累计获现金分红55.92亿元,但就算将2021年中期分红计算在内,由于格力股价下跌,高瓴资本的账面还是亏损的。
刘步尘认为,格力对空调单一产品依赖度过大非常危险。2021年半年报显示,空调对格力电器营收的贡献度高达73.79%,为671.9亿元。而格力赖以生存的空调主业却面临着竞争对手的蚕食以及行业整体增长乏力的双重危机。
竞争对手层面,美的、海尔等在穷追猛打。2020年,格力空调首次被老对手美的超过,连续5个月销量不及美的,且全年空调营业收入1178.82亿元,同比下降15%。更具价格优势的美的,已经牢牢掌握住更为下沉也更为广阔的本土市场。海外布局方面,格力的市场份额也不及美的和海尔。
2021年上半年,空调依然是格力当仁不让的主力业务,但却依旧逊于美的暖通空调业务收入764亿元,且差距进一步拉大到92亿元。而在多元化布局上,2021年上半年,格力的空调业务依然占比超70%,体量庞大的美的,空调业务却只占了43.96%。
从整体营收体量层面看,由于美的、海尔均是多元化发展,不像格力是一条腿走路,2021年上半年两家总营收分别比格力高800多亿和200多亿元。在资本市场,美的的市值更是格力的2.2倍,高达5048亿元,海尔也比格力高几百亿元。
作为曾经的“空调老大哥”,格力当前面临的局面不乐观,不仅有竞争对手的蚕食,主业自身也遇到了瓶颈。
2019年,空调行业遭遇滑铁卢,有数据显示,当年国内空调总出货量下降3.37%,这一年,空调行业还遭遇了史上最猛烈的价格战,均价足足降了500元。后来疫情暴发,2020年房地产行业降温,空调行业再度受到波及。2021年上半年,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空调市场零售额同比仅增长1.4%。
为应对疫情,格力的同行们,前有美的高管冻结部分薪资、海尔高管放弃绩效工资,后有海信高管带头降薪,还将在内部实行末位淘汰制。格力则是喊出“全员销售”,跨界做口罩、做护目镜,宣布投资10亿元进军医疗器械行业。
目前,格力控股企业中涉及小家电制造、机器人、精密制造、精密模具、电子信息技术、智能装备、能源环境技术等。但生活电器、手机、芯片研发等项目或是因为产线周期太长,短期内尚未看到效果。
“格力董明珠店”线下实体店。图/视觉中国
为了在存量时代里寻求增量,董明珠积极现身直播间,带动了几百个亿的销售额。自带网红流量的新秘书孟羽童,也在直播间里奋力安利着格力的小家电们。但当格力多年来稳定的线下经销商体系,遭遇直播电商的优惠秒杀冲击,格力的“经销商共同体”已经开始瓦解,转型的阵痛依然明显。
“董明珠有超强的销售才能,但在战略投资方面,没有办法带领格力扩大市场。”刘步尘认为,从长远看,如果格力企业治理结构不进行彻底的变革,经营战略不进行重大调整,多元化迟迟得不到实质性突破,经营业绩不能持续向好,出台再多分红方案对企业发展都无济于事。
想想2018年底董明珠给出的目标,说2023年营业额要达到6000亿元——这一项目标,但2021年只完成了六分之一。一位在格力股价转跌后马上抛出的股民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写道,“毫无疑问,格力是一家有良心的公司,但不一定有良心就能一直辉煌。”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瑾、杨国鑫、黄小希为化名)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文|AI财经社 荆文静编|鹿鸣三季度财报披露步入尾声,各家公司截至目前的经营业绩一目了然。同行之间的业绩对比也被铺上了台面。“空调领域我是世界老大,他(美的)算老几。”豪爽的董明珠此时也不得不正式这个问题:三季报显示,美的三个季度的营业收入
上次聊了聊 格力电器的股权激励,很多朋友想了解它的「老冤家」美的。说起美的集团,好像很少有人知道它的CEO方洪波,不像格力的董明珠,几乎是家喻户晓的「网红总裁」。众所周知,空调行业的老大是格力,行业老二是美的。但去年一年,美的股价上涨超过7
文 | 杨俏编辑 | 孙明海尔智家私有化成埃落定。12月23日,海尔电器股票将正式从香港联交所退市,海尔智家H股股票同时上市交易。根据方案,海尔电器私有化方案采用“换股+现金”的协同方式,海尔电器股东就每股被注销的计划股份以1:1.6的换股
近日,2022年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通报获奖结果,格力电器参展项目共荣获“三金二银”。其中,分布式送风技术、享系列两联供家庭中央空调、新能源大巴用变频涡旋压缩机项目获本届展会“金奖”;高速全直驱立式加工中心、冷库用智能热氟融霜技术获本届
文 | 华商韬略 木木 日前,格力河北总经销商董事长徐自发突然宣布“不做格力,转做飞利浦”,这是继格力多位高管倒戈后,又一大部队调转方向。 这个“史上最热夏天”本该是“空调界”的大好机遇,但国内空调老大——格力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
市场的核心是企业还是资金?在商业时代中,人们或许早已习惯用市场的资金表现,来决定企业是否有实际价值。对于制造业来说,产品销量显然成为了一个重要指数,且不论企业道路如何,只要销量好,那么就代表了一切。而金钱是第一生产力的假说,显然在投资者群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雷达财经,作者 | 李亦辉,编辑 | 深海竞争激烈的白电市场上,向来不缺精彩的对局。这一次,是格力电器和飞利浦在空调业务上开战。近日,有消息称,格力为限制经销商同时代理销售飞利浦空调,祭出“二选一”政策,代理格力空
撰文 |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刘冬雪编辑 | 陈芳董明珠的格力电器又有了新动作。这次打算将市值72亿元、以制冷器件为主业的盾安环境全面收入囊中。受此影响,5月12日,盾安环境突然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5月11日晚,盾安环境发
大家好,我是水皮,欢迎各位来到ESG会客厅,我们今天聊一聊格力到底得罪了谁?想当初宝能要收购格力,那么格力董明珠绝地反击,其中经销商就是她坚强的后盾和同盟。但是谁也没想到现在格力电器和经销商之间的矛盾,是闹得沸沸扬扬!先是格力停止发货,后是
近年来,智能空调、智能马桶、智能油烟机等更加高端的家电产品逐渐在市场上出现,伴随着连锁业态的逐渐发展,国家电行业也在蓬勃的向前行进。截止2021年底,国内家电流通企业约3万家。2020年国内家电市场零售额为7056亿元,2021年家电零售总